湖南省醫(yī)保定點醫(yī)院
努力打造成為湖南省內知名三級綜合性醫(yī)院
欄目分類
健康科普
0730-8780172
女性的宮頸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組織,常會出現許多“異常”,讓女性朋友們十分頭疼。
不過,其中一些“異?!被静挥脫?,觀察即可。
那么,這些“異?!倍及ㄊ裁茨??
一、宮頸糜爛不是爛了
很多女性做健康體檢,會檢查出“宮頸糜爛”。一聽這個名字,大部分女性便慌了神,以為這是宮頸爛了的意思,嚇得立馬就醫(yī),希望能治愈糜爛的宮頸。
事實上,宮頸糜爛并不是這個意思。要解釋宮頸糜爛,要先了解宮頸擁有的兩種不同類型的細胞。
1. 鱗狀上皮細胞:這種細胞看起來很光滑,位于宮頸靠近陰道內的那側,好幾層摞在一起,看起來比較厚。
2. 柱狀上皮細胞:這種細胞表面坑坑洼洼,看起來像是“糜爛”,平時只有薄薄一層,位于宮頸靠近子宮的那側,故平時根本看不見。
在女性青春期前,卵巢功能沒有完善,體內的雌激素水平較低,柱狀上皮細胞乖乖地待在宮頸管內側。這個時候做檢查,就會發(fā)現宮頸外側的鱗狀上皮細胞,看起來十分光滑。
可等到月經來潮以后,柱狀上皮細胞在雌激素的影響下,更多地朝外側發(fā)展,就有更多類似“糜爛”一樣的柱狀上皮細胞在女性做宮頸口檢查時被發(fā)現。
當女性絕經之后,雌激素的減少會削弱柱狀上皮細胞“瘋長”的趨勢,讓它默默地退回宮頸管內側。此時,宮頸又會恢復光滑的樣子。
因此,宮頸糜爛只是宮頸柱狀上皮細胞跑錯了位置,并不是什么嚴重的疾病。
因為過去對宮頸這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,造成了女性朋友們的恐慌,故現在醫(yī)學生的《婦產科學》教材已經用“宮頸柱狀上皮異位”(生理現象)取代“宮頸糜爛”這一聳人聽聞的病名了。
綜上,女性朋友們不必過于擔心這個情況了。
二、宮頸也會長“痘痘”
宮頸腺囊腫(宮頸納氏囊腫)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宮頸異常。
女性朋友們不要一聽到囊腫就害怕,以為得了腫瘤。其實,宮頸腺囊腫更像是臉上長的痘痘,可以不必理會。
上文提到,宮頸有鱗狀上皮細胞和柱狀上皮細胞。柱狀上皮細胞除了會受到雌激素的影響之外,它的下方還藏有腺體開口,這些腺體開口會分泌宮頸黏液。
當雌激素減少時,鱗狀上皮細胞便會取代柱狀上皮細胞。但新生的鱗狀上皮細胞可沒有柱狀上皮細胞那么好說話,一不小心就會堵住宮頸腺體開口。于是,排不出來的宮頸黏液就會潴留于腺管內,進而形成米粒大小的囊腫。
這樣的囊腫就是宮頸腺囊腫,也只會長到黃豆粒大小。而且,無論宮頸腺囊腫是單發(fā)的還是多發(fā)的,表面都是光滑的,均對身體無害。
因此,宮頸腺囊腫如果不出現不適癥狀,一般是不需要手術的。
三、宮頸也會“變胖”
宮頸“變胖”其實是宮頸肥大。
宮頸長期處于炎癥的刺激下,不得已出現充血、水腫等現象,導致它看起來肥胖許多,這就是宮頸肥大。
正常情況下,宮頸組織的耐力很強,就算肥大1~2倍也影響不大。當出現宮頸肥大的癥狀時,女性朋友們無須擔心,也不必進行多余的治療,平時注意保持外陰的清潔干燥,勤換內衣,注意月經期和性生活的衛(wèi)生等,就可以減少炎癥發(fā)生的概率,從而緩解宮頸肥大的癥狀。
不過,宮頸肥大有時會與宮頸癌同時存在。因此,如果女性出現了宮頸肥大的癥狀,更應定期進行宮頸篩查,以防萬一。
四、反復發(fā)作的宮頸息肉
長期的炎癥刺激會引起宮頸管黏膜局部增生,子宮在排異作用下不斷收縮,使增生的黏膜逐漸往宮頸口突出,最終形成宮頸息肉。
宮頸息肉有時出現性生活后出血、白帶有血絲,有時沒有任何癥狀,在婦科檢查時可被醫(yī)生發(fā)現。
但絕大多數宮頸息肉是良性的,惡性的可能性甚至不到1%。
患者可以行宮頸息肉的摘除術和切除術。不過,宮頸息肉就算切除也有可能會在原位置復發(fā)?;颊咧灰ㄆ谛袑m頸篩查就可以及時發(fā)現,沒有大礙。